滴滴几乎全业务线裁员,终于“撑不住”了?

滴滴大规模裁员背后:业务重组与战略转型

裁员范围覆盖全公司,补偿按N+1标准执行

近日,滴滴裁员的消息登上职场社区脉脉热榜第一,话题热度达1041万。据@晚点LatePost 报道,此次裁员几乎覆盖全公司,总体比例约为20%,除自动驾驶和国际出行业务外,其他部门均受影响。网约车、两轮车、货运等核心业务线均已收到裁员通知,补偿方案为法定的N+1标准。有员工反映,裁员执行速度极快,约谈当天即需交还办公设备。

图源:脉脉

营收下滑成裁员主因,核心业务受下架冲击严重

2021年第一季度,滴滴中国出行业务营收达392亿元,占总营收约93%,为公司主营业务。然而自2021年7月App被下架后,业务遭受重创。据@晚点LatePost 报道,下架半年后,滴滴日订单量下降20%,市场份额从90%降至70%,同时面临用户与司机流失问题。财报显示,中国出行业务营收由第二季度的448亿元下滑至第三季度的390亿元,带动整体营收从482亿元降至426亿元。

图源:滴滴招股书

战略重心转向国际化与自动驾驶

此次裁员不同于以往“降本增效”目的,更倾向于“弃车保帅”式的战略调整。尽管国内业务大规模收缩,滴滴国际业务和自动驾驶团队仍在持续招聘。根据招股书,滴滴计划将IPO募资的30%用于提升自动驾驶和电动车技术,30%用于开拓海外市场。

目前,滴滴已推出面向澳大利亚、日本及拉美市场的DiDi-Rider应用,并尝试布局海外外卖业务DiDi-Food。然而,其国际化面临Uber等强劲对手,2020年Uber总交易额为579亿美元,滴滴为328亿美元。此外,社区团购“橙心优选”亏损严重,货运业务因App下架陷入停滞。未来增长关键或将取决于自动驾驶和国际市场的突破。

结语:裁员或是战略转型的开端

尽管App下架重创滴滴主营业务,但其积累的庞大体系仍具韧性。当前网约车市场竞争加剧,原有市场份额正被逐步蚕食。此次大规模裁员可能标志着滴滴正集中资源发力自动驾驶与国际化,寻求新一轮增长。未来能否成功转型,仍有待观察。